首页 > 新闻资讯 > MFA会代替MBA吗丨以前用技术颠覆的世界,今后要靠设计来颠覆

MFA会代替MBA吗丨以前用技术颠覆的世界,今后要靠设计来颠覆

2017-06-08 10:54:03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49.49.png


早在2008年,哈佛商学院杂志(Harvard Business Review) 就破天荒的发表了一篇文章“The MFA is the new MBA”(艺术设计硕士是新时代的“工商管理硕士”),对于最早提供MBA专业的几个常春藤之一,哈佛商学院无疑是业界的权威,这篇文章也被各大媒体相继报道。

几年后的2014年,深陷创新困境的HP惠普公司裁掉近30%的MBA(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并声明他们将扩招25%以上的MFA(艺术设计硕士专业)毕业生。

纽约时报 (The New York Times) 也相继报道,美国传统的大企业,大名鼎鼎的GM通用汽车公司认为社会应该嘉奖拥有想象力的右脑思考者。他们认为尽管所有的工作都需要左右脑的配合,但是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认识到,受过艺术训练的员工给他们带来的益处是巨大的。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49.57.png

(《Madmen》剧照, Peggy Olsen在汉堡店门口对消费者进行市场调研)


Design Thinking(设计思维)这个词语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了,早在90年代,这个词语就被IDEO的创始人Tim Brown提出,并在斯坦福大学的d school开设了Design Thinking课程,这个思考工具与其说是帮了陷入困境的传统教育一把,不如说是将设计师的思考模式加入了“人类因素”的概念。Design Thinking的每一个原则对于设计师来说,都不是新概念:考虑用户,拟出需求,理念创新,制作原型,测试,商业可行性。在美国,你甚至可以看到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广告从业者就拿着用户报告候在快餐店门口向中产家庭主妇了解用户需求了。但是为什么它被无数次的重新提到,也许时代走到这一步,传统的商业模式与设计需求迫切的需要更新,不论是MBA还是MFA都不再满足于这个复杂的商业体,人们对需求的定义不断细化,到了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人”的地步。


于是每年都会有一群人聚集在硅谷,谈论设计如何改变他们的生活。这些人有景观设计师James Corner,他设计了纽约著名的High lines高线公园和深圳的前海新区规划;建筑设计师Daniel Libeskind,纽约世贸中心一号大楼的建造者;曾获托尼奖提名的服装设计师Paul Tazewell,这位设计师最近在客串百脑汇的热门戏剧;联合办公室WeWork的创始人之一Miguel McKelvey,还有米其林厨师Dominique Crenn等…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50.08.png

(High line, James Corner)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50.18.png

(Dominique Crenn)


这些人来自于世界各地,不从事于科技行业,他们和硅谷有什么联系?

厨师Dominique Crenn展示了自己工作时的视频,从选择食材和餐具,到样式和摆盘,她说厨师做菜是为了表达自己,“我的每道菜都是我和用餐者的对话。”

设计的本质就是如此:发现和解决人的需求,提供一套良好的体验。然而近几年,当我们谈到设计思维的时候,不会再谈论人机交互如何给人带来体验,科技如何带给人愉悦,更多时候,我们直接去掉科技的部分,谈论与人的互动体验。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50.35.png


(WeWork co-working space)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50.49.png

(The Wing, all female co-working office)


联合办公室WeWork于2010年创立于纽约,是一个和科技毫不相关的例子,在短短的几年中,WeWork已经在全球超过70个地方创立联合办公空间,员工超过1300人,注册会员5万,平均每个地方的WeWork的使用率都超过98%。还有在曼哈顿成立的只“欢迎女性”的联合办公室The Wing。这些实体的办公室是如何做到的?

屏幕快照 2017-05-22 下午5.50.59.png


WeWork的联合创始人Miguel McKelvy大学学的是建筑,这个对商业运作一窍不通的人,却设计了一套品牌框架。McKelvy表示,WeWork的设计哲学是美和功能,本质是重新定义办公室。用户是谁,他们需要什么。从年龄来看,年轻人喜欢什么样的办公室,Airbnb和那些硅谷新进的设计公司已经给出了答案,从办公室的群体规模来看,小公司需要联合办公室是一件顺利成章的事情,还有那些自由工作者,他们需要一个像社区一样的工作地点。在这个框架里,各地的WeWork是不一样的,“每一个地方,都是一个新的项目,不同于科技的复制,我们要从这个城市的文化,生活,以及习惯来进行调查,并且呈现在WeWork的空间里。

John Maeda也在他今年的报告里写到:设计师除了要理解用户当下的需求,还要考虑未来这些需求的变化趋势,这是设计思维的原则之一。


为什么设计思维会如此“有效”,因为idea从不会凭空产生。







官方微信

公众号

比未国际艺术教育

纽约office

100 Steuben Street Studio 4D
New York 11205

成都office

成都市锦江区红星路三段3号 IFS国际金融中心二号办公楼33A10
Tel:028-65953258 177-8063-8703

深圳office

深圳市福田区卓越城二期A座8楼
Tel:13632986707

Copyright © www.beeweart.com. All right reserved -蜀ICP备17013885号